通晓查询首页|诗词大全|解梦大全|老黄历
通晓查询 > 诗词大全 > 苏洵的诗句 > 送石昌言使北引 > 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

诗句“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”的来源出处

(一)、诗句“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“的出处,是来自哪首诗词?

出自:送石昌言使北引

(二)、诗句“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“出自诗词《送石昌言使北引》,全诗的作者是谁?

作者:苏洵

(三)、诗词《送石昌言使北引》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?

朝代:宋代

(四)、诗句“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“的繁体怎么写?

繁体:昌言聞吾廢學,雖不言,察其意,甚恨

(五)、诗句“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“的读音怎么读?

读音:chāng yán wén wú fèi xué, suī bù yán, chá qí yì, shén hèn

拼音:chang yan wen wu fei xue, sui bu yan, cha qi yi, shen hen

诗句“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”出自的诗词全文

出自 宋代 苏洵 的《送石昌言使北引》全文如下:

  昌言举进士时,吾始数岁,未学也。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,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;家居相近,又以亲戚故,甚狎。昌言举进士,日有名。吾后渐长,亦稍知读书,学句读、属对、声律,未成而废。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。后十余年,昌言及第第四人,守官四方,不相闻。吾日益壮大,乃能感悔,摧折复学。又数年,游京师,见昌言长安,相与劳问,如平生欢。出文十数首,昌言甚喜称善。吾晚学无师,虽日当文,中甚自惭;及闻昌言说,乃颇自喜。今十余年,又来京师,而昌言官两制,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,建大旆,从骑数百,送车千乘,出都门,意气慨然。自思为儿时,见昌言先府君旁,安知其至此?富贵不足怪,吾于昌言独有感也!大丈夫生不为将,得为使,折冲口舌之间足矣。
 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,为我言曰:“既出境,宿驿亭。闻介马数万骑驰过,剑槊相摩,终夜有声,从者怛然失色。及明,视道上马迹,尚心掉不自禁。”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,多此类。中国之人不测也,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,以为夷狄笑。呜呼!何其不思之甚也!昔者奉春君使冒顿,壮士健马皆匿不见,是以有平城之役。今之匈奴,吾知其无能为也。孟子曰:“说大人则藐之。”况与夷狄!请以为赠。

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的意思和译文

译文
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,我才只有几岁,还没开始学习。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,昌言也在旁边,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;两家住得很近,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,所以彼此十分亲昵。昌言应考进士科目,一天比一天出名。我后来渐渐长大,也稍稍懂得要读书,学习句逗、对对子、四声格律,结果没有学成而废弃了。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,虽然没有说我什么,而细察他的意思,是很遗憾的。后来过了十多年,昌言进士及第,考中第四名,便到各地去做官,彼此也就断了音讯。我日益成长壮大,能够感到悔恨了,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。又过了几年,我游历京城,在汴京遇见了昌言,便彼此慰劳,畅叙平生以来的欢乐。拿出文章十多篇,昌言看了很高兴,并且夸我写得好。我学习开始晚,又没有老师指导,虽天天作文,内心一直十分惭愧;等听到昌言的话后,于是颇为自喜。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,再次来到了京城,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,他作为朝廷使者,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,要树立大旌旗,跟随的骑士多达几百骑,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,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。我自思忖,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,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?一个人富贵起来并不奇怪,而我对昌言的富贵特别有所感触啊!大丈夫活着不去当将军,能当名使臣,用口舌辞令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就足够了。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使契丹,曾对我说:“出了国境之后,住宿在驿亭。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,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,整夜不绝于耳,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。等到天亮了,只见道路上的马蹄印了,心中的余悸还难平息,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。”大凡契丹用来向中国炫耀武力的手段,多为这类事情。中国去的使者,没有识透他们这类手段,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惊害怕到哑口无言,让外族人嗤笑。唉!这是多么的没有思考力啊!古代奉春君刘敬出使到冒顿去,壮士大马都藏起来不让看见,因此才有平城的战役。现在的匈奴(契丹),我是深知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与作为的。孟子说:“面对诸侯国君的谈话,就得藐视他。”更何况对待外族呢!请把上述的话权作临别赠言吧。

注释
①石昌言:即石扬休。字昌言,宋代眉州人。少孤力学,登进士。累官刑部员外郎,知制诰。仁宗朝上疏力请广言路,尊儒术,防壅蔽,禁奢侈。其言皆有益于国,时人称之。石、苏两家均眉州大户,世有通家之谊。昌言进举,洵方五岁。昌言出使契丹,为契丹国母生辰寿,在嘉祐元年(1056)八月。引本应作序,苏洵父名序,避家讳而改。
②大旆(pèi):一种末端呈燕尾状之大旗。
③彭任:宋代岳池人。庆历初富弼使辽,任与偕行,道次语弼曰:“朝廷所谓书词,万一与口传异,将何以对?”启视果不同,弼即驰还朝,更书而去。
④冒顿(mò dú):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。

作者介绍

苏洵
苏洵 [ 宋代 ]

苏洵(1009年-1066年),字明允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人)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合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长于散文,尤擅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有《嘉祐集》传世。 [更多>]

苏洵的诗句名句 更多

谨烽燧,严斥堠,使耕者无所顾忌,所以养其财智则不可测,严则不可犯,故士皆委己而听命,夫安得不愚凡兵之动,知敌之主,知敌之将,而后可以动于险故古之贤将,能以兵尝敌,而又以敌自尝,故去就可以决吾之所短,吾蔽而置之,彼将强与吾角,奈何当年爱山意,无乃求自附,自比诚不慙,山水亦奇秀以吾观之,王衍之为人,容貌言语,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使晋无惠帝,仅得中主,虽衍百千,何从而乱天下乎食犬彘之食,囚首丧面,而谈诗书,此岂其情也哉独有两任子,知我有足嘉,远游苦相念,长篇寄芬葩君知我好异,赠我酌村醅,衰意方多感,为君当数开蜿蜒乘长龙,倏忽变万状,朝食白云英,暮饮石髄鬯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 ,战不善,弊在赂秦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古人云:“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燕赵之君,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秦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,可谓智力孤危,战败而亡,诚不得已有如此之势,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,日削月割,以趋于亡竖刁、易牙、开方三子,彼固乱人国者,顾其用之者,威公也虽威公幸而听仲,诛此三人,而其余者,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因威公之问,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,则仲虽死,而齐国未为无仲也五伯莫盛于威、文,文公之才,不过威公,其臣又皆不及仲吾观史鰌,以不能进蘧伯玉,而退弥子瑕,故有身后之谏贤者不悲其身之死,而忧其国之衰,故必复有贤者,而后可以死吾后渐长,亦稍知读书,学句读、属对、声律,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后十余年,昌言及第第四人,守官四方,不相闻闻介马数万骑驰过,剑槊相摩,终夜有声,从者怛然失色惟尔张公,安坐于其旁,颜色不变,徐起而正之爱蜀人之深,待蜀人之厚,自公而前,吾未始见也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,意使天下之人,思之于心,则存之于目公,南京人,为人慷慨有大节,以度量雄天下

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相关的诗句

猜你喜欢

威公在焉,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,吾不信也仲之书,有记其将死论鲍叔、宾胥无之为人,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,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,以不能进蘧伯玉,而退弥子瑕,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,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,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,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,而忧其国之衰,故必复有贤者,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,何以死哉昌言举进士时,吾始数岁,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,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,又以亲戚故,甚狎昌言举进士,日有名吾后渐长,亦稍知读书,学句读、属对、声律,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后十余年,昌言及第第四人,守官四方,不相闻吾日益壮大,乃能感悔,摧折复学又数年,游京师,见昌言长安,相与劳问,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,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,虽日当文,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,乃颇自喜自思为儿时,见昌言先府君旁,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,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,得为使,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,为我言曰:“既出境,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,剑槊相摩,终夜有声,从者怛然失色及明,视道上马迹,尚心掉不自禁”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,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,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,以为夷狄笑

诗词大全为您提供宋代苏洵诗句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的意思,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的作者,诗句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的注释,诗句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原文及翻译,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解释赏析,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的详细解释,诗句苏洵的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,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是什么意思,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的作者是谁,诗句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写于出自哪个朝代,诗句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翻译,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的创作背景,诗句昌言闻吾废学,虽不言,察其意,甚恨全诗译文等。